這兩年,山東在營商環境改善和招商引資方面,下了大力氣。從省委書記劉家義多款爆款演講,到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的招商引資方法論等等,可以看出山東各級官員對以上兩點的強調。
今天選摘山東濰坊市市委書記惠新安的講稿,在率團赴南方五市考察歸來后,惠新安與全市各級干部一起,談差距,聊短板,務實又深入。其中,有以下幾個觀點,特別需要注意:
1、政府對民營企業最大的支持,就是不干預;
2、什么樣的領導招什么樣的商,招大商必須請主要領導出面;
3、與南方的差距,不僅讓我們有強烈的危機感,而且產生了莫名的恐懼感;
4、南方是“法無禁止即可為”,而我們是“法無授權不可為”;
5、南方干部對國內、國際情況都了然于胸,交談起來滔滔不絕、信手拈來,感覺我們跟人家不在一個時代;
以下為講話全文:
山東省濰坊市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惠新安率市黨政考察團到嘉興、泉州、寧波、蘇州、南通五市進行了為期一周的考察學習,召開的全市解放思想優化環境加快高質量發展研討交流會議上,對五市踐行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先進經驗做法進行了全面總結。
01我們向南方五市學習什么?
這次到五市考察學習,既是一次解放思想、轉變觀念之旅,又是一次尋標對標之行,更是一次學經驗、找辦法、轉作風、抓落實的具體行動。通過幾天的考察學習,大家普遍反映,收獲很大、觸動很深、震撼很大,既進一步開闊了視野,看到了差距,又學到了很多好思路、好辦法。
大家普遍感到,在高質量發展方面五市已經步入良性軌道。主要體現在:新興產業支撐有力,高端人才加速聚集,創新驅動能力強勁,集約發展水平高,發展質量效益好,新動能成為發展的主導力量。五市發展速度之快、質量之優、效益之好,確實令人嘆服。回顧發展路子,探求成功之道,大家對他們談到最多、體會最深的主要有六條。
(一)思想觀念新
所到之處、所看之事、所接觸的干部,理念超前、求新求變、敢為人先,普遍有三個特質:
一是敢為天下先的魄力。敢想敢試、敢闖敢干,只有想不到,沒有干不到。
從園區創辦到產業培育,從新業態的催生到新機制的構建,從最多跑一次到不見面審批,都處處體現著敢為人先的創新創造精神。像晉江大力發揚敢為天下先、愛拼才會贏的精神,緊抓實體經濟不放松,經濟總量連續24年居福建省縣域首位。
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任職時七下晉江調研,總結提煉了“晉江經驗”,主要是“六個始終堅持”“處理好五大關系”,就是始終堅持以發展社會生產力為改革和發展的根本方向,始終堅持以市場為導向發展經濟,始終堅持在頑強拼搏中取勝,始終堅持以誠信促進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始終堅持立足本地優勢和選擇符合自身條件的最佳方式加快經濟發展,始終堅持加強政府對市場經濟的引導和服務;處理好有形通道和無形通道的關系,處理好發展中小企業和大企業之間的關系,處理好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傳統產業的關系,處理好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關系,處理好發展市場經濟與建設新型服務型政府之間的關系?!皶x江經驗”很好,值得我們認真學習。
二是追求高遠的境界。所到之處,這些年經濟發展、改革創新、營商環境等一直領跑全國,而且始終抱有強烈的憂患意識、危機意識,秉承干就干最好、爭就爭一流的精神,經常考慮的是離國際領先水平還有多大距離,與我們濰柴集團倡導的“不爭第一、就是在混”異曲同工。寧波以“干就干成一流、做就做成極致”為標準,提出把寧波杭州灣新區打造成下一個浦東新區。
三是善謀大勢的水平。無論是領導干部還是企業家,都善于在世界大趨勢、全國大格局中思考和謀劃發展。他們搶抓數字經濟、信息化新一輪發展機遇,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新業態、新動能已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動力、新支柱。蘇州工業園區生物醫藥、納米技術應用、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連續多年保持30%以上的增幅。去年蘇州工業園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550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到350億元。當年鄭板橋曾贊頌濰州,寫下了“三更燈火不曾收,玉膾金齏滿市樓。云外清歌花外笛,濰州原是小蘇州”的詩句,但今天與蘇州的差距已經很大。
(二)創新氛圍濃
五市聚焦高層次創新要素,持續放大創新效應,考察所到之處撲面而來的都是涌動的創新氣息。
一是持續加大創新投入。從上海微創的“創新力就是生存力”,到寧波方太“不斷創新、追求卓越”,每個企業都把創新作為發展之本。
南通把打造具有區域影響力的創新之都列為未來發展的重大戰略定位之一,打造長三角特色產業科技創新基地。安踏集團研發投入占比從最初的不足1%上升到 2018年的5.2%,已申請各項專利1100項。蘇州寶時得科技公司年平均開發新產品達到150個,在全球申請專利超過6000項。
二是加快集聚創新人才。寧波、蘇州、泉州都在著力打造一流創新平臺,真金白銀招才納智,僅僅一個蘇州新區生物醫藥產業園,一年就引進高端人才1萬名。寧波出臺了“1+X”人才生態建設系列舉措,“1”即開放攬才產業聚智若干意見;“X”則包括引進頂尖人才、保障人才安居、優化專家服務等一攬子實施辦法。
三是產學研結合緊密。嘉興市創新科技合作機制,積極爭取中科院47個研究所都要在嘉興建一個創新研究院,每個研究院先期建設3個以上項目,現已落戶25個項目。江蘇醫療器械產業園總規劃占地約2平方公里,其中科技創新平臺區域就占1平方公里,著力引進國家級權威檢測和評估機構。南通市聯手企業、大學、科研機構,建設17平方公里的中央創新區,打造一批技術研發、產業中試、檢驗檢測、成果交易、人才服務等平臺。
(三)體制機制活
五市持續推進市場化改革,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政府推動市場、服務市場的作用充分發揮,“無形之手”和“有形之手”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一是服務管理手段上,五市干部普遍尊重市場,精力放在創造環境、搞好服務上。在民營經濟占GDP八成的泉州,當地干部研究市場需求,按照市場規律辦事,市場化思維根植于思想深處。市場主體突破90萬戶的寧波一方面通過培育市場、搞活市場,引導市場主體“不找市長找市場”,另一方面,以畝均論英雄改革倒逼企業轉型,讓寸土生寸金,去年規上工業畝均稅收近40萬元,蘇州是43.3萬元、南通是23.9萬元,而我們是11.9萬元。
二是平臺運行模式上,敢于打破常規,設立的管理機構、科研機構很多都是“四不像”,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市場化取向。像泉州石墨烯產業技術研究院便是管理機構企業化管理,科研機構市場化運作,專干政府不能干、企業干不了的,推動新技術走向市場。泉州海西國家廣告產業園區通過對廢舊廠房改造,培育發展廣告、設計、影視等現代服務業,賦予園區新的生命和活力,已入駐企業及商業配套474家,入住率94%,年實現產值16億元,上繳稅收1.5億元。其經驗是“市、區只提供平臺,企業獨立運營,在市場中放手打拼”。
三是項目運作方式上,把上市作為企業最好的轉型發展,把兼并重組作為企業最快的提檔升級。10年時間,泉州、寧波、蘇州上市企業都翻了一番多。寧波、蘇州靈活的政府產業基金市場化運作方式,在推動本土企業轉型升級、上市、并購重組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同時產業基金也成為兩市招商引資的重要途徑。四是有效制度供給上,通過制度創新營造了濃厚的干事創業氛圍,像南通制定出臺了高質量發展綜合考核辦法、產業項目建設綜合考評辦法、機關作風建設綜合績效考核辦法、3+3產業創新發展考評辦法、改革創新獎等政策文件,拿出真金白銀獎勵先進,調動了廣大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
(四)營商環境優
政府把打造良好環境作為最大職責,激發社會創造力充分涌流。
一是提供“陽光雨露”式服務。政府對民營企業最大的支持,就是不干預,五市企業家們普遍反映平時感受不到政府的存在,政府有求必應、無需不擾。
其中,晉江政府服務做到“四個到”,即不叫不到、隨叫隨到、說到做到、服務周到。蘇州高新區依托高新金控對小微企業創新創業給予精準支持,對新興產業項目配套專業化服務團隊,提供“術業有專攻”的服務。
二是政務服務精簡高效。泉州推行“一號一窗一網”改革,不按部門設置窗口,而是按群眾“辦成一件事”為標準。寧波實行審批服務“一套標準”、行業發展“一個規范”,把功能相近、產業相似的多個項目看作“一個項目”進行整體審批。南通加快推進“不見面審批、零缺陷服務、精準化監管”,“不見面審批”事項占到所有審批服務事項的90%以上,“一枚印章管到底”的做法被李克強總理點贊。
三是生態環境魅力宜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無論是寧波杭州灣新區,還是蘇州工業園和高新區、南通濠河景觀帶、沿河修復區,都是大水面、大綠量,大的生態片區或生態帶,令人羨慕不已,生態環境極大地提升了城市價值,增強了對外吸引力。
(五)開放格局大
感覺最突出的有兩點:一是全球化布局。深度參與國際競爭合作,推進技術研發、生產制造和供應鏈體系的全球化戰略布局。像泉州市把“國際化”作為城市發展的三大戰略之一,一方面鼓勵企業抱團出海,拓展海外市場;另一方面廣泛匯聚全球資源為我所用。通富微電是國內最早進行國際化探索的集成電路企業,2018年主營業務收入達到500億元,是寧波市重點培育的七家千億級工業龍頭企業之一,它大力招引美歐、日韓以及臺灣等國家和地區一流人才,在馬來西亞設立生產基地,深度拓展國際市場,海外訂單達到2/3。均勝集團創建十多年,一路走來、一路并購,先后并購了德國、美國、奧地利、日本等國家的汽車電子、機器人、高端功能件制造商、汽車安全供應商、工業自動化等六家企業,實現了技術實力、業務總量跨越式提升,這與濰柴集團的發展之路頗為相似。
二是積極融入國家重大戰略。主動融入國家開放大格局,將區位優勢轉化為經貿合作優勢,打造“一帶一路”橋頭堡和長江經濟帶戰略支撐帶。像泉州、寧波融入“一帶一路”特別是“海上絲綢之路”戰略,蘇州、南通、寧波、嘉興積極融入“長江經濟帶”等國家發展戰略,通過規劃對接、戰略協同、空間集聚、專題合作、完善機制,全面融入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基本形成了創新引領的區域產業體系和協同創新體系,充分釋放國家戰略疊加整合效應,闖出一條開放合作新路子。
(六)干部作風實
南方干部作風低調、不事張揚、埋頭干事、注重實效。不像我們有些干部,更多注重場面、表面的東西。
這里,我舉個南通招商引資工作的例子。他們的做法:
一是招商任務很明確。每個縣市區都有明確的招商任務,任務非常重。實際上他們完成的比較好,前年招引了1個400億級的大項目、去年招引了3個100億級的項目。
二是方式方法非常清楚。他們堅持主力招商,始終認為什么樣的領導招什么樣的商,招大商必須請主要領導出面。開展鏈條招商,包括產業鏈招商、資金鏈招商、技術鏈招商。開展精明招商,算好富民帳、成本帳,需要付出多少成本、能帶來多少效益都算得清清楚楚。
三是督導有力。堅持一月一通報、兩月一會辦、一季一點評、半年一觀摩、年度一述職,責任層層壓得非常實。為防止項目弄虛作假,對一個項目第一、二、三年分別考核開工、竣工、產出情況。他們書記、市長輪流帶隊外出招商,對部門提報的項目逐個上門洽談對接。
四是做到“五個清楚”。即把區位優勢搞清楚、把國家省市希望我們做的事搞清楚、把計劃招引的優勢企業潛在對象搞清楚、把對方的投資意向搞清楚、把方方面面關系搞清楚。
引進大項目,最后必須對接投資方的關鍵人,其中10億以上的項目都爭取市領導出面洽談對接。
五是注重招商細節。對投資客商,堅持100%的高效+1份驚喜,簡稱101%。他們招商效率非常高,像寧波12天就引進落地了上海交大產業研究院。1%就是給客商一份驚喜,用細節感動客商。
以上六條既是南方五市成功的經驗,也是我們下步發展的重要借鑒,希望大家結合實際,深入學習思考,既要學思想學觀念學思路,又要學機制學辦法,真正把他們輝煌背后的真經學到手、用得好,轉化為我們高質量發展的推動力。
02我們的差距在哪里?
相比南方五市,我們的差距之大顯而易見。有的同志講,看了之后,不僅具有強烈的危機感,而且產生了莫名的恐懼感,危機感源于今天的差距,恐懼感來自五年、十年、十幾年后的差距。主要差距是:
(一)發展水平上的差距
一是產業競爭力不強。我市傳統制造業占比高,且大部分處在產業鏈、價值鏈的低端,而南方五市生物醫藥、電子信息等新興產業已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骨干產業,其中蘇州戰略性新興產業占比達到50.8%,而我市僅為15%,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比南通達到50.1%,而我市僅為44.9%,并且他們的傳統產業也已走向高端,像寧波已經全部進行了智能化改造,而我市傳統產業智能化改造非常遲緩、力度不夠、效果不明顯。產業發展水平我們與他們已處于不同的時代。
二是自主創新能力不強。我市創新平臺不少,但真正發揮作用的不多,缺乏像福建海峽石墨烯產業研究院、華為云寧波沃土工廠那樣的新型研發機構。雖然我市基礎教育、職業教育走在全國前列,但考走的學生遠大于引進的,培養的大部分都是技工人才,正規本科以上高校、高端科研院所和研究機構太少,高層次人才(團隊)十分短缺。
三是城市吸引力不強。關鍵是我們的生態、人居、創新創業等環境還不夠好。近年來我市人口流出量、流入量總數上相差不大,但青年人流出量遠遠高于流入量,而南方五市人口凈流入始終維持在高位,其中大部分是高校畢業生。現在,我們和這些城市的差距已經非常大,從GDP看,去年我們是6156.8億元,比蘇州少12440.7億元,比寧波少4589.2億元,比泉州少2310.2億元,比南通少2270.2億元,再這樣發展下去,差距會更大。
(二)思想觀念上的差距
與南方五市相比,我們所有差距的根源都在思想觀念上。
一是安于現狀、沾沾自喜。不少干部喜歡陶醉于昨日的輝煌,沒有意識到成績是前人的、過去的,缺乏發展的緊迫感、危機感、責任感??纯茨戏轿迨校魏我粋€都不比我們差,但他們始終不滿足、不懈怠,而是根據形勢變化不斷更新觀念,始終朝著高質量發展方向加速前進。
二是縮手縮腳、過于保守。南方是“法無禁止即可為”,只要法律法規沒有明確禁止,就大膽干大膽闖,而我們是“法無授權不可為”,沒有成例不敢為,只要是法律法規沒有規定的一律否決,創新意識不強,就怕觸雷踩線,熱衷于不干事不出事,錯失了大量發展機遇。
三是注重面子、不重實效。有的干部愛榮譽、愛面子,重名聲、輕實效。
四是面對危機思想麻痹。平時危機意識不強,遇到問題不著急,出事后比誰都著急。
(三)工作作風上的差距
這次南方考察,最直觀的感受,就是他們干工作精準精細、實事求是,雷厲風行、定了就干,不僅注重效率,還注重質量,而我們的作風卻存在很大問題。
一是標準不高。有的干部粗枝大葉、得過且過,滿足于一般化,缺少南方人的精致精到,缺少精準精細的功夫。
二是避重就輕。習慣于報喜不報憂,在我們很多干部身上表現的特別突出,談成績夸夸其談,說起唯一第一,自豪感溢于言表,但對問題輕描淡寫,對缺點和錯誤躲躲閃閃、遮遮掩掩。
三是不求甚解。這次南方考察,感受特別明顯,他們的干部不僅對自己當地的情況如數家珍,對國內、國際情況都了然于胸,交談起來滔滔不絕、信手拈來,感覺我們跟人家不在一個時代。我們有的同志平時不注重學習,對經濟發展、雙招雙引、新舊動能轉換等重點工作研究的不深不透,特別是對一些新經濟、新模式、新產業、新業態一知半解。
四是胡亂作為。有的干部法制意識、服務意識淡薄,甚至與中介組織利益勾連,嚴重損害了營商環境。
(四)營商環境上的差距
一是簡政放權不徹底。放權數量雖然不少,但質量不高;“一次辦好”事項少、效率低。二是服務企業質量差。重審批輕服務,發展平臺功能弱、創新創業環境差。三是政策落實不到位。
(五)工作推進上的差距
一是行動遲緩。有些工作已經作出具體安排,還在觀望等待,不推不動,推了也不一定動。二是光說不練。唱高調,喊口號,實招不多,只做表面文章;有的即使做了,也是粗枝大葉,滿足于常規性的完成、低水平的落實。三是韌勁不足。有的干部急功近利,缺乏“一張藍圖繪到底”的韌勁和“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有的“工作一直在路上”,剛開始轟轟烈烈,最后卻虎頭蛇尾。比如產業轉型升級等方面,思路措施都有了,但持續用力不夠,至今效果不明顯。
這次會前,我們還印發了兩本參考資料,一本是積極對上銜接、成功爭取資源的正面典型,另一本是有關問題的典型,我們還集中觀看了營商環境暗訪專題片。經驗是財富,教訓也是財富,大家要深入思考、深刻反思、剖析原因、吸取教訓,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作風,有針對性地改進,干好今后工作。
03我們的優勢在哪里?
進入新時代,我們發展雖然面臨許多問題和不足,需要應對不少壓力和挑戰,但也要看到我們的機遇和優勢,切實增強信心,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
第一,機遇良好
從戰略格局看,近年來國家先后推出了一批重大發展戰略,京津冀一體化、雄安新區、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加快推進,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我省《半島城市群發展規劃(2016-2030年)》提出,要建設“青島都市圈”,重點發展藍色經濟,協同城市一體發展,建設陸海統籌、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都市圈,這為我們借勢借力、加快發展提供了新機遇。
從政策層面看,圍繞“六穩”,國家高密度出臺了激發民間投資10條、激發社會投資活力37條、保持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力度10條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最近召開的全國“兩會”再次強調更大力度減稅降費。去年以來省委、省政府出臺了支持實體經濟、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實施了海洋強省、軍民融合、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等重大舉措,為我們推進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非常好的條件。
從我市情況看,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肯定“諸城模式”“壽光模式”,創新提升“三個模式”受到黨中央關注和省委重視,省委主要領導要求我們在新時代賦予“三個模式”新內涵,國家農業開放發展綜合試驗區已經成功獲批建設,各類政策將會予以傾斜。我市與日韓隔海相望,已開通日本、韓國等國際集裝箱航線,同時我市還是全國綜合交通樞紐、區域性高鐵樞紐,6條高速公路、10條鐵路穿境而過,今年濟青高速改擴建將竣工,濰萊高鐵、濰煙高鐵和濟青高速中線等5條高速正加快推進,京滬高鐵二通道已通過預可研報告,未來我們的交通優勢將更加突出。
第二,基礎雄厚
我市有較強的經濟實力,經濟體量大,去年地區生產總值達到6156.8億元,居全省第四位,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到569.8億元;民營經濟活躍,市場主體居全省第二位;專利授權量位居全省前列。
有雄厚的工業基礎,我們是著名的動力城、電子城、紡織城、農機城,已形成機械、化工、紡織、食品、造紙5個千億級產業集群,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醫養健康等產業快速發展,重型發動機、微型麥克風等28種產品產銷量全球第一,培育壯大了濰柴、晨鳴、歌爾、雷沃、豪邁等一批龍頭企業,隱形冠軍企業數量占全省1/5。
有良好的人文基礎,我們歷史悠久、人文薈萃,廣大干部群眾勤勞智慧、有情有義、忠誠大氣、誠實守信,是首批國家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城市;基礎教育、職業教育水平高,是國家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試驗區,擁有各類高等院校19所、中等職業學校42所,每年可培養各類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7.5萬余人。有一批有影響的展會平臺,風箏會、魯臺會、菜博會、中日韓產業博覽會等,雖然還需要不斷提升層次和市場化運作水平,但是也為我們對外交流合作提供了很好的平臺和機會。
第三,空間廣闊
北部濱海地區空間廣闊、優勢突出。近年來,圍繞提升城市品質,擴展城市發展空間,我們扎實推進棚戶區改造,整治散亂污企業,騰出大量土地空間,另外還有很多閑置資源,這都是我們發展的寶貴資源和潛力所在。
第四,干部隊伍優良
歷史上我們的改革創新曾多次領風氣之先,在全省、全國創造了一批很有影響的經驗和成就。像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后期的貿工農一體化、商品經濟大合唱、國企大改制;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冬暖式蔬菜大棚推廣、壽北開發大會戰;那段時期甚至更早,涌現出了濰柴、華光、濰棉、山濰拖等一批在國內影響很大的企業,柴油機、漢字激光照排、錄音機、拖拉機、農用三輪車等產品達到了當時國內先進水平,有些還填補了國內空白。1987年,我們成為全國生產總值過百億的25個城市之一。
縱觀歷史上的每一個輝煌時刻,背后都有一批敢于擔當、改革創新的干部,涌現出了王伯祥、陳光等一批代表性人物。同時,我們還有一批以譚旭光同志為代表的優秀企業家。譚旭光同志在濰柴瀕臨破產時臨危受命,從“三三制”改革到“約法三章”再到“干部八不用”,從企業上市到海外并購,從柴油機到動力總成再到新能源動力,將濰柴打造成了民族工業的一面旗幟。
只要我們真正徹底地解放了思想,真正轉變了作風,真正把廣大干部群眾拼搏進取的干勁充分釋放出來,我們的發展就有更大的希望,就可以為我們贏得新一輪區域競爭奠定堅實基礎。
04我們今后怎么辦?
向五市對標學習、加快提升,關鍵是按照“工作落實年”的要求,真學真用真落實,不能重蹈過去那種學習時“熱乎乎”,回來后“溫乎乎”,不久就“涼呼呼”的狀況,決不能從激動變為不動,由震撼變為遺憾。
(一)持續解放思想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沒有新思想、新理念的引領,就難以實現高質量發展。要結合這次南方考察,在全市開展一次大討論,進一步統一思想、解放思想。
一要提升境界標準。要強化世界眼光和戰略思維,學習五市奮勇爭先、永爭一流的境界氣魄,學習濰柴“不爭第一就是在混”的霸氣豪情,在城市發展、園區建設上,要站在“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等國家發展大戰略和環渤海、青濰一體化等區域發展大格局的高度來謀劃,產業企業要放眼國內外市場審視,各項工作都要敢于在全省、全國爭第一。
這次南方考察學習僅僅是個開始,有關職能部門和縣市區、開發區下步還要根據工作需要,積極到外地招商,到對標單位學習他們輝煌背后的真東西,把先進思想、好的做法學來,提升干部隊伍水平。
二要敢想敢闖。如果想不到,肯定做不到。從“一號一窗一網”“最多跑一次”“不見面審批”等改革,到“三無”“四不像”的產業研究院,再到愛拼敢贏的“晉江精神”,首先是想出來的。我們現在也有很多好的條件。比如對外開放方面,我們有綜合保稅區的優勢,要支持綜合保稅區積極申報建設進口糧食口岸、進口汽車口岸,開展平行車進口等業務,打造區域開放新高地。要從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做起,從我做起,特別是單位主要負責同志一定要帶頭加快解放思想,加快激活我們的創新基因,在謀劃發展、改革創新上大膽想、勇敢闖,敢于無中生有、敢為人先。
三要破除條條框框束縛。受條條框框束縛大、傳統路徑依賴強,是我們思想不解放的突出表現。大變革時代,因循守舊沒有出路,畏縮不前錯失良機。全市上下要大力破“舊”立“新”,加快破除傳統發展模式依賴、政策依賴,打破向后看的慣性思維,強化新發展理念,堅持法無禁止皆可為,學會運用市場機制干事業,使用法治手段解難題,從改革創新中找出路。各級各部門都要認真反思、全面檢視,勇于突破各種不合理、不科學的條條框框,更好地支持服務發展。
四要強化機遇意識。集中討論過程中,大家一致認為,南方的領先是在搶抓一輪輪機遇中實現的,他們在機遇面前嗅覺高度敏感。近年來,我們錯失了很多發展機遇,特別是產業轉型升級的機遇,與南方拉開了差距。當前,新一輪的發展機遇已經來臨,各級都要切實強化機遇意識,抓好用好機遇。比如,習近平總書記對“三個模式”的肯定是大機遇,建設國家農業開放發展綜合試驗區是大機遇,高鐵、高速、機場等重大交通基礎設施的陸續建設也是大機遇。對這些機遇,各級各部門都要認真研究,真正用好。我們要抓住,否則,我們與南方的差距將越來越大,與省內兄弟市的差距也會越來越大。
(二)努力改進作風
需要著重在三個方面提升。
一要敢于擔當。為官避事平生恥。敢于擔當作為既是政治品格,也是從政本分。各級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要進一步強化擔當精神,勇于擔當、主動擔當,面對矛盾困難迎難而上、面對危機挑戰挺身而出、面對瓶頸制約敢于改革突破。
比如在項目立項、不動產證辦理等方面存在大量歷史遺留問題,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多個部門配合,其中許多條件互為前置,必須有領導和部門敢于擔當,邁出第一步,否則“扣子”永遠解不開。各級各部門一定要高度重視,集中力量,由易到難,解決好這類問題。
類似問題都是對我們擔當精神的現實檢驗,希望大家真正擔起來,把問題解決掉,不給發展留下隱患。市委、市政府要健全完善擔當保障機制,之前已經制定了容錯免責辦法,各級黨組織要進一步明確、細化,紀檢、組織部門要研究制訂盡職免責的操作辦法,要形成組織為個人擔當、上級為下級擔當的風氣,在全市營造為擔當者擔當的干事創業環境。
二要激情干事。蘇州不是經濟特區,不是沿海開放城市,卻憑借干部群眾“搶爭拼”的精氣神,創造了勝似特區的投資環境,一直走在前列。激情成就事業。當前我們正處于轉型升級、滾石上山的關鍵時期,需要我們強化自我革命的勇氣、舍我其誰的銳氣,激情創業、奮發進取。
比如,面對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我們要在對接日本、韓國上實現新突破,就必須拿出敢拼敢搶敢干的激情,發揮好區位優勢、平臺優勢,全面對接、全面招引,在激烈競爭中殺出重圍。
三要更嚴更實。我們要深刻反思、認真查找嚴實作風方面存在的問題,堅決克服官僚主義、形式主義,推動各項工作更嚴更實。比如,“雙招雙引”要更嚴更實,絕不能作秀、走過場,更不能弄虛作假,要突出實效,對招商線索以及簽約項目要盯上靠上、跟進落實,直到落地開工、投產達效。
(三)優化營商環境
環境是企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要堅持問題導向,對標南方經驗,按照優化營商環境十項措施要求,堅決打好這場硬仗,力求在短時間內取得較大改觀。
一要優化政務環境。企業和群眾辦事難,根子還是在于管得多、服務差,要以便捷、高效為目標,下硬功夫加快提升。暗訪專題片里反映的問題比較多,每一個辦事大廳、主管部門都要反思、改進。
一方面,要盡快突破“一次辦好”。
從浙江“最多跑一次”,到江蘇“不見面審批”,再到福建“秒批”,各地都在打造審批最少、效率最高、服務最優、群眾獲得感最強的環境,我們的差距還很大。要把“一次辦好”改革作為突破口,深入推進“10個專項行動”,加快流程再造、信息共享,盡快實現網上辦事、掌上辦事,叫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對南方“多審合一”“一窗通辦”等先進做法,有關部門要抓緊安排專人去蹲點學習,取回真經,外地能辦的我們也能辦、也要辦,而且一定要辦好。
這方面,有部門數據不共享的客觀原因,但大家要不等不靠,學習南方經驗,強化內部協調,讓群眾真正實現一次辦好。
在今年省“兩會”上,劉家義書記要求我們在“一次辦好”上走在前列,市政府也已專題到南方學習,下步,相關部門、各縣市區要共同努力,切實抓實抓好抓出成效。
另一方面,要大力改進服務。政府搞好服務是天職,服務不好是失職。
昨天看的暗訪片子里,有被要求交保證金的業主,有被干部以購房為由借錢的企業,有花錢找人才能辦事的群眾,他們遇到的不是“店小二”,而是難纏的“小鬼”!這種行為必須人人喊打,讓他們成為“過街老鼠”。要借鑒寧波“首席服務官”做法,對企業和重大項目實行“一對一”專人服務、全程幫辦代辦;落實好包靠企業制度,及時了解、解決企業困難。
最近,各級各部門集中開展了調研走訪企業活動,摸上來的問題困難、意見建議,各級班子要專題研究處理,第一時間向企業反饋,讓他們感受到政府改進服務的決心和力度。
二是優化創新創業環境。創新創業特別是在初創時期,十分脆弱,需要精心呵護。對新業態要更敏銳更寬容。寬松、包容是創新創業的關鍵土壤,對初創企業不能苛求。滴滴打車、支付寶、微信紅包等新業態都原創在南方,就是最好的證明。
跟傳統產業相比,我們對新業態認知不夠,缺乏有效發展措施。對新業態要加強學習,放長眼光、遵循規律,給予更大制度空間和政策支持,不僅“扶上馬”,更要“送一程”,絕不能“一棍子打死”。產業配套要更完備更貼心,產業集群發展才有生命力和競爭力。
基礎設施配套也很關鍵,當年阿里巴巴建設總部時,杭州專門為他們配套了地下停車場、人才公寓,開通了馬路出口,還啟動千島湖引水入戶工程。浙大老校長潘云鶴說,能夠喝上這樣的水,還有什么人才吸引不來。創業孵化要更專業更精細。
相比南方,我市孵化器大都還停留在提供場所的低端層次。要積極引入專業化機構運營,加強與高校院所合作,開展創業指導和產業、資源、資本對接等配套服務,打造全要素創新創業生態圈。
三是優化政策環境。企業普遍反映,各類政策出臺了不少,但落實慢、落不到位,甚至不落實的問題十分突出。要把政策落實作為優化環境的重要切入點,認真開展專項評估行動,對近三年來的重要政策文件進行一次大梳理,把那些核心的、管用的分門別類歸集起來,不易操作的抓緊制定配套細則,未落實的馬上形成責任清單、抓緊整改,知曉度不高的要有針對性地送政策上門。像減稅降費,是企業期盼已久、拍手歡迎的好政策,財政壓力再大、困難再多,我們也要堅決兌現承諾,把好事辦好,讓企業滿意。
四是優化社會環境。這方面,最重要的是講誠信。尤其是黨委政府、領導干部要帶頭重諾守信,堅決杜絕新官不理舊賬、對企業的承諾不兌現等問題。地方政府、國有企業拖欠民營企業賬款問題,我們已完成摸底,下步要嚴格抓好清欠工作,確保落實到位。
我們走出去了很多出色的企業家,但走訪中他們對我們的環境、對回鄉發展還是心存疑慮,這些現象值得我們深刻反思。像我們的市場主體之間合同履約意識和能力怎么樣?大企業拖欠供應商和中小配套企業的應付款總量有多大?賬期有多長?
市場監管部門要高度重視、先期介入、加強監管,探索有效的失信評價機制,引導和督促市場主體按期履約,樹起各級政府和企業誠信踐諾的良好形象。我市已印發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的意見,鼓勵大家真誠坦蕩地與企業家交朋友,主動靠前服務、為企業排憂解難,堅決查處向企業亂檢查、亂攤派、亂伸手行為,在全社會樹立保護創業者、尊重納稅人、服務企業家的鮮明導向。
營商環境的每一件“小事”,都是關系我們未來發展的大事,我們必須將其作為高質量發展的生命線,進一步提高站位,提升標準,以堅定的決心、堅決的態度和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工作作風,動真碰硬,抓緊抓實。
對損害營商環境的各類行為要零容忍,以鐵的手腕和鐵的紀律,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曝光一起,既追究當事人,又追究領導責任。各級各部門都要切實履行職責,形成強大合力,營造人人關心營商環境、人人建設營商環境的濃厚氛圍。新聞媒體要充分發揮作用,加大監督力度。
(四)建設美麗城市
有了良好的軟環境,但呼吸不到清新的空氣,喝不到干凈的水,享受不到美麗的生態,投資商也不會來。要在城市建設和管理上下功夫,變得更美好。
一要突出生態建設。借鑒南通建設濠河生態區、開展五山及沿江生態修復的經驗做法,實施環境提升工程,突出做好“綠”和“水”的文章,進一步提升白浪河濕地、北辰綠洲等生態空間,加快各類重點河流整治,大力開展國土綠化行動,再建設一批“口袋公園”,讓“河暢、水凈、地綠、景美”的自然風光與城市交相輝映,既優化城市生態,又提升城市價值。當前,環保問題依然嚴峻,前段時間連續出現霧霾天氣。環保部門正在謀劃開展大會戰,各級各部門要吸取環保整治的教訓,堅決打贏藍天碧水保衛戰,讓天更藍、水更清。下步渤海綜合治理標準更高、要求更嚴、任務更重,要全力抓實做好。
二要提升功能品質。深化中心城區總體城市設計,優化提升中央商務區,規劃建設中央創新區,大力發展一批高端教育、醫療、健康、養老等機構,積極建設酒店、外語學校等設施,推動現代服務業精細化、品質化發展,提升城市承載能力和服務能級。城市“三分靠建、七分靠管”,要對照全國文明城市標準,以 “繡花”功夫管理城市,特別是以更大力度治“亂”治“堵”,讓城市越來越靚、交通越來越順暢。
三要完善基礎設施。這是高質量發展的強力支撐,要著眼發揮優勢、補齊短板,堅定不移抓好京滬高鐵二通道以及濟青高速改擴建、港口、新機場等重大交通設施,峽山水庫膠東地區調蓄戰略水源地、黃水東調二期等水利設施建設。要學習寧波、蘇州、南通積極融入長三角一體化戰略的理念、做法,主動對接日韓、對接國家和省區域發展戰略,搶抓膠東機場投用機遇,實質性推進青濰一體化,加快實現重大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借力用好青島窗口單位,高起點謀劃、高標準打造幾個成規模的特色園區,帶動區域協調發展向縱深推進。
(五)強化推進措施
一是快速高效推進。當前,一季度馬上就要過去了,各項工作必須全面提速、加快節奏,凡是已經安排和確定的事項,各個專班、各級各方面要爭分奪秒向前推,通過調度會、現場會等督促進度,確保每月都有新進展,都有明顯實物工作量。要堅持目標導向和結果導向,達到什么目標、什么時間達到、怎么達到,都要有明確的路線圖、時間表、責任狀,建立兌現單,定期照單驗收。
二是強化要素保障。核心是堅持市場化導向,推動優質資源高效配置到新動能上。比如科技創新,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是個“四不像”機構,實行一所兩制、股權激勵等制度,將創新成果的所有權和處置權交給科研人員,極大激發了創新活力,成立不到5年,轉移轉化技術成果2000多項,孵化企業400余家。我們要結合市產業技術研究院建設,研究新型研發機構運營辦法,運作機制和模式要高度靈活,帶動科技創新加快突破。比如融資,在項目建設上,我們習慣于靠政府投資、銀行貸款,市場化手段運用得還不充分。蘇州成立了蘇高新金控,天使基金、風投、私募、擔保等多管齊下,參股項目300多個,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擔保280多億元。我們要發揮好五板資本市場作用,加大市場化融資力度,擴大直接融資規模。
三是創新工作方式。推進高質量發展,要求我們必須與時俱進,創新工作方式方法。要加大統籌調控力度。針對項目招引、產業布局同質化嚴重的問題,強化頂層設計,調整優化相關規劃,進一步加強對全市產業布局、基礎設施、資源配置等的統籌調控,集中力量辦大事。要創新實行扁平化管理。南通市在開發區運行、城鄉社區服務、社會治理等領域全面推行扁平化管理,管理效能明顯提升,我市農業綜試區建設也在試行扁平化模式。
各級各部門、各個專班要積極探索,大力減少管理層次,部署工作、推進落實都要一竿子插到底,切實提高工作實效。要積極強化向上溝通。南方干部善于與上級部門溝通,勤于請示匯報,為工作爭取了主動。這方面,我們也有成功經驗,像在爭取國務院批復設立保稅區北區過程中,有關方面和同志反復進京對接匯報,甚至常住北京,成功把“不好辦”和“辦不成”的事硬是辦好了。各級各部門要積極學習先進,加大向對口省級部門、國家部委的爭取力度,強化匯報溝通,把各項工作做在前面。
四是實行精準考核。南通市實行改革創新、項目建設、產業發展、作風建設的考核,量化賦分、簡單明了,并設立“攻堅克難獎”,形成了鮮明的干事創業導向。市考核辦要抓緊對標學習,按照導向鮮明、重點突出、可量化、易操作的要求,調整完善我們的考核辦法,差異化設置考核指標,更好發揮指揮棒作用。
思想解放永無止境。今天的會議是思想解放的開始,有幾個問題請大家思考:我們的思想差距在哪里,應該如何進一步解放思想?我們的工作問題在哪里,急需克服哪些障礙?我們的優勢在哪里,應該如何尋標對標定好位?我們的增長點在哪里,應該如何推進“雙招雙引”?我們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在哪里,應該如何加快大項目落地?把這五個問題交給大家,希望大家在今后實踐中,結合各自工作和尋標對標情況,在繼續解放思想中推進實踐,在不斷實踐中解放思想,深度思考我們發展中的重大問題,以大家的思想大解放、工作大提升,實現高質量發展?!笆奈濉睍r期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內循環大格局中,國內文旅、康養消費擴大、供給側升級,通過科技和創新催生旅游、康養文旅消費新場景,樹立新品牌、大IP,從而謀劃好未來5年的發展藍圖,關鍵時刻做關鍵決策,更要獲取關鍵資源!